廈門才茂4G公交WIFI之背景篇
時間:2016-01-14 來源:本站原創背景介紹
一、4G發牌
2013年底,工信部正式發放4G牌照。緊接著,中國移動高調率先將4G商用,各種“快人一步”的廣告充斥眼球。而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也不敢落后,紛紛以“更快更好”和“快上加快”接招,將2014的“4G元年”推向高潮,4G商用的競爭大戲正式拉開帷幕,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也開始邁進了4G時代。
伴隨著4G商用的浪潮,WIFI技術作為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力量也大步向前蓬勃發展。從802.11n的技術普及到現在的802.11ac的商用時代,AP下行帶寬已商用的產品達到了驚人的1.3Gbps。過去,雖然3G背景下的WIFI由于受到速率的制約因素屢屢招人詬病,但在緩解互聯網壓力的同時卻培養了廣大移動互聯網用戶的WIFI習慣,如今4G的到來將如一把萬能鑰匙打開枷鎖將大眾的WIFI熱情盡情的釋放出來。
二、公交WIFI
簡言之,公交Wi-Fi就是在公交車上實現Wi-Fi覆蓋。Wi-Fi是一種能夠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而公交Wi-Fi是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為了方便乘客出行、提高乘車體驗、提升智慧城市的一項惠民政策,通過在公交車上安裝無線網絡設備,乘客只需通過移動終端即可實現無線互聯的一種Wi-Fi利用方式。
需求分析
一、數據分析
1.移動網民
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1月,全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8.38 億戶,在移動電話用戶中的滲透率達到67.8%;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1.33億G,同比增長46.9%,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65.1M,其中手機上網流量占比提升至80.8%,月戶均手機上網流量達到139.3M。
2.出行時間
來自互聯網的數據顯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公交日承擔客運量已突破千萬人次,居民每人次公交出行平均耗時在85-96分鐘。而其他二三線甚至是其他一些中小城市的公交日承擔客運量也在30萬人次上下。以江蘇淮安為例,淮安市主城區內公交班次間隔6~8分鐘,其他區域間隔20~30分鐘,車輛平均運行速度為21.58公里。公交日承擔客運量33萬人次,全年累計達1.2045億人次;居民每人次公交出行平均耗時30~40分鐘。
二、入口搶占
所謂入口,是指人們在上網時,最常或較常選擇的途徑之始,入口決定用戶的需求、上網習慣和行為模式。現在的互聯網世界里,幾乎所有成功的巨頭都是入口占領者。占領入口就相當于占領用戶,這是巨頭們搶占入口的最原始動機。在為公交上的乘客提供免費Wi-Fi的同時,也將他們的碎片化時間進行牢牢鎖定,形成一個消費閉環,為客戶創造傳播和商業價值。
和以往不同,現在公交車的乘車環境越來越好,基本上是全封閉的空調車,乘客在乘車過程中已經把公交車當成一個移動網吧。過去乘客即使想在搭乘公交時上網也往往受制于網速而放棄,現在這個問題隨著年初4G牌照的發放已迎難而解,高速的無線網絡將為移動應用帶來更好的體驗。
一組來自國內某虛擬運營商的數據顯示,在公交上越來越多的乘客已將注意力從移動電視衍生到手機或平板這樣的終端平臺上。數據顯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乘車過程中有超過60%的用戶會瀏覽資訊、玩游戲、刷微博、微信,看視頻、電商支付等等。
三、需求群體
運營商、傳媒公司、公交集團和集成商無疑將是公交WIFI運營商的首選。對于這些需求者來說,如何保持穩定的用戶基數以及增加用戶黏性的持續性是未來迫在眉睫需要思考的問題。眾所周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已成為傳統行業用戶和企業通信的必備品,傳統應用向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轉變是無可阻擋的趨勢,虛擬運營商已經成為帶動這種轉變的主體。數據顯示,公交WIFI的用戶大部分為主流城市40歲以下的青壯年人群,隨著乘車時間的拉長公交乘車的時間碎片化變成了一整塊時間。毫無疑問,誰占領了公交WIFI市場,誰將擁有更大更廣的用戶基數。
廈門才茂通信科技市場部
20140612